留学兔子推荐理由:这不仅是对留学时候是否公平的解读,更是对生活遇到不公待遇时候,你的人生态度
SAT
考试中有很多人作弊,我这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吗?
最近发现
作弊的人真的不是一个两个了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过一群想考多少分就多少分的人啊那我现在这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我自己是无法说服自己购买答案的
(因为我曾经有过买答案的机会 才会有这个问题的)
曾经听过有某个考场
亚洲的平均分2000+ 我的天 逗我啊 我现在真的已经拼尽全力了 本来以为自己离自己的dream school越来越近了... 我现在虽然有一个买答案的机会
但是我真的无法说服?己,我真的没有这么差劲,连?一个考试我都要
靠作弊,那我还有什么用?而且就算我通过作弊得到了高分,也许我不会被ETS抓到,但是我觉得我一辈?都会有负罪感,而且,作弊得到一个去?大学的机会,太无聊了,我出国不只是为了大学的。如果我只是为了大学,我就不会选择出国了。
所以在考试这件事上我想靠??的实?,无论最后结果怎么样,我也是拼尽全?了。
我现在这么努?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我真的想证明一下?己,因为发现自己活了?几年,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而且一个好大学真的 可以在未来给予我各个?面的帮助。 可是 现在真的有意义吗
就算我每天都在进步 我怎么可能超过这群想多少分就多少分的人呢。这么多人买答案....
唐韵子,玩火柴的女权主义者,北京人在DC
不请自邀。不直接谈SAT,谈谈本科申请,间接作答,还请题主见谅。
我是北京某竞争激烈的公立中学毕业的,2010年毕业所以2009年申请的。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所以一边申请美国大学,一边准备高考。当时压力蛮大,希望出国,但是没有奖学金是不考虑的。
我们那个时候好像还不太有人作弊?反正我自己实实在在的考分是TOEFL
113,SAT I 2310,SATII
2390,四门AP。高中成绩还好啦(被录了之后最后一轮复习懈怠,高考大概670来分这个样子),一直挺认真学习踏实肯干的。
没上过新东方的SAT,没找中介,全程DIY。申了十所学校,最后只有亲爱的Amherst录了我(还给了我全奖!)
从此,我踏上了文理学院幸福小日子的不归路
但这,远远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我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4月1日那天查到了一堆拒信和waitlist时,爸爸妈妈眼中的失望。不能怪他们没听说过Amherst,毕竟我们家好多亲戚现在还觉得这是个野鸡学校,还问:你们家孩子不是挺优秀的吗,干嘛不上北大?考不上常春藤吧。
我至今后悔当时冲爸妈发火,责怪爸妈无能,因为觉得申请结果不甚理想。也因为听说其他申请竞争同学凭家中的关系,找学校改成绩、找知名人士写推荐信、捐重金给学校神马的。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那届好几位我十分欣赏崇拜的优秀的朋友们,居然被全拒得了;但同时,也有我们相对不那么看好的选手们,有跌破眼镜的offer,或十几二十个的offer进帐。
这也都是旧事了,我重提,倒显得我小心眼了。干脆放个链接好了,是位我敬重的朋友:理科状元[李泰伯]被美国TOP10“全拒得”后的博客自述,写得相当不错——“被普林斯顿拒好过被自己拒”(文章地址: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8fa99c70100jryz.html
)
那时候年轻气盛啊,不找中介自己纯粹DIY是因为满满的自负,和那么一丁点的道德正义驱使。我现今也没有必要把自己说得多高尚,对吧。但我铭记于心的,是当时每次递交完一份申请,我都有一种颇为自豪的阿Q情怀:我签那个电子签名,大意是“本申请中全部内容都是我自己写的且真实”的那个,心里是无比的光明磊落啊!多少人,能做到我这一点呢?
后来呢?后来是Amherst辛苦但幸福的4年啊。
再后来呢?打算申请法学院啦。
申请法学院时,一下申了8所,感觉是因为本科申请受挫,十分没有安全感。
结果呢?结果很好很惊喜啊*(^_^)/*
洒家于心无愧全都是靠自己努力的,不服欢迎来辩
法学院申请结束后,妈妈说了一句让我心酸的话:真好,我女儿可以和别人公平竞争了。
于是庆幸到,我能本科申请出国,本来就是蛮有特权了。起码我自己感觉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更加公平靠自己的环境。
十分同意一位朋友所说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公平的,也不总是好人有好报的。
道德这玩意儿,难就难在,大毁一回,基本上就彻底没了。所以,道德不是金钱意义上的昂贵,而是脆弱、稀有,所以宝贵。
这于是乎产生了一系列有趣的道德问题:
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道德有啥意义?
如果我信奉自己的道德准则会吃亏,那为啥要信奉?
我能不能换一个相对更公平的环境,以期保护我的正义感?
在一个没有绝对公正环境的世界中,要怎么尊崇内心的道德准则?
如果感受到了内心道德和不公环境的冲突,我们怎么能成长、强大起来,去为后人、下一代改善不公的环境呢?
说起来惭愧,我对法律的兴趣,也是因为自己的经历,有些私心地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个热爱康德(虽然受不太了他老人家写作风格)的花痴粉,引用一句装X但恰当的话做结语吧: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视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oftener and the more steadily we reflect on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Zwei Dinge erfü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ö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ä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题主加油,祝福你!
本文系答主授权转载,From
知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留学兔子 诚意推荐
留学兔子
牛津大学MBA
出生在海岛小镇玉环,求学在杭外,毕业香港中文的新闻学院。后就读牛津大学的MBA管理学硕士;伦敦教育局、英国文化大使馆“100位英伦校友”之一。现在随家人定居于浙江杭州。在教育行业执教5年时光,管过学校,做过校长,当过记者,教育女性观察者。
所授学生遍及北大,牛津,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喜欢年轻人,喜欢植物、气球和冰淇淋,感念,生命的每一段时光。
2016年,留学兔子和她的一位牛津学长,两位常青藤大学前任招生官,三位现任招生官,以及众多的大学生朋友们,创办了“棉心教育”和“留学兔子”两个微信平台,将继续为中国的很多留学家庭,送去第一手的留学资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